企業號定位的常見問題
日期:2023-04-07 16:21:03
分類:新聞中心
閱讀:21次
在服務了大量品牌之后,我發現品牌做抖音企業號有以下5大常見問題:
1. 品牌和產品缺乏定位
這個問題具體有哪些“癥狀”?
第一點,沒有平臺思維與布局思維。有人說,抖音那么多用戶,肯定是全能的,不管什么品牌或者企業都合適。但其實,有些產品可能很適合抖音,有些卻不一定。另外,我們常說起“新品牌落地的內容營銷三板斧”是抖音、知乎、小紅書。但是抖音未必是新品牌布局的第一步,有些人可能先在小紅書營銷,然后上知乎,最后落到抖音,因為抖音相對更適合做發酵。
第二點,為了做抖音而做抖音。很多品牌做抖音,是因為看到大家都在做,覺得自己不能掉隊,也跟著做,跟不上就著急。尤其是當看到一些一夜暴紅的案例,比如鴻星爾克,就覺得心里慌了,必須趕緊跟上,但是跟不上又會很失落。
第三點,用戶不精準。比如我明明是一家做B端用戶的企業,更適合在B端經營一些賬號,卻跑去抖音做C端的粉絲。
第四點,過于強調品牌本身,導致轉化很低。抖音是內容平臺,但很多老板就是生硬地打廣告、品牌自嗨,導致一直抓不到流量,就算買了DOU+,轉化效果也很差。
那么,品牌企業如何在抖音找到自己的定位?《2021抖音私域運營白皮書》將抖音電商行業分為4類,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屬于哪一類,適合采用什么運營策略:
行業1:消費頻次高、線上化程度高。比如美妝、日化用品、服裝、食品等。它們屬于電商的基本盤,適合快速種草+直接轉化。
行業2:消費頻次高、線上化程度底。比如餐飲、健身、攝影、美發,它們適合快速種草+到店轉化。
行業3:消費頻次低、線上化程度高。比如3C及小家電、家居百貨、金融服務等,它們適合培育種草+線上轉化。
行業4:消費頻次低、線上化程度低,但是高客單。比如房地產、汽車、大家電,它們適合培育留資+到店轉化。
找到定位非常重要,可以幫助大家少走很多彎路。
天貓品牌的行業分類跟抖音不一樣。前不久發布的《天貓企業經營方法論——雙輪驅動,全域增長》,按照消費需求驅動還是供應鏈驅動、直銷占比高還是分銷占比高,將行業分為4類。因此,很多原來做天貓的企業,轉移到抖音上來的時候,可能會有點水土不服。
但我認為,抖音未來會越做越大,做大了之后,供應鏈就會變得很關鍵。因此再過兩三年,抖音可能也會慢慢以天貓的方式來做行業分類,大家也可以未雨綢繆,提前熟悉一下天貓的分類。
總結一下,如果你要在抖音做企業號,需要先找到自己的定位。了解自己所在行業屬于抖音4大分類的哪一類,自己的產品屬于天貓分類的哪一類,可以幫助你快速找到品牌的基礎定位。
2. 效果需求指標模糊
找到定位,你就可以確定戰略目標和指標了。但這時,很多商家會出現第2個問題,效果需求的指標模糊。
癥狀表現為:
有些商家一味追求GMV,結果賠錢賺吆喝。我自己原來服務一個護膚品品牌的時候,發現他的投入產出比(ROI)只有0.9。也就是說,花十塊錢進去,只有九塊錢出來,投得越多虧得越多。
有些商家因此“學乖了”,改為一味追求ROI,結果頻繁更換服務商耽誤時間。我認識一家公司,可能換了四五家以上的服務商,因為覺得它們始終達不到自己想要的ROI。
但合作商也是需要磨合的,更換得過于頻繁會耽誤戰機。
那商家應該如何設定具體指標呢?我個人的建議是,首先你需要清楚有多少種效果需求的指標。常見的效果需求包括:曝光、獲客、付費、活躍、留存。轉化指標則有:激活、注冊、留資、下單、到店。
不同品牌和產品的關鍵指標也是不一樣的。比如,有人是辦線下鋼琴班的,那他的關鍵指標就是到店。像肯德基、麥當勞這種品牌,新品上市的時候,需要的則是足夠的曝光。像一些裝修公司,或者汽車4S店,就需要留資。
所以從今天開始,你要好好研究一下,你的品牌和產品在抖音上的定位是什么?如果你做企業號,你要重點關注什么指標?
下面是對企業號基礎運營模型做一個最基礎的分類及其對應基礎指標,僅供參考。
3. 抖音運營與整體切割
很多人把抖音當做獨立的部門來運營,直接交給一兩個員工,或者找一個代運營公司,自己定個指標,就什么都不管了。這其實是不好的,會導致三個問題:
首先,團隊冗余,資源重復。在抖音,你必須做兩項運營,一是內容運營,二是用戶運營,其中內容運營占大頭。那么在抖音做的內容,為什么不能在其他平臺分發呢?比如視頻號、快手、淘寶?不然的話,淘系做淘系內容,抖音做抖音內容,你的團隊就會冗余,資源就會重復。
然后,缺乏私域沉淀,長尾效應不明顯。抖音現在推出了一些私域運營的方法論和工具,私域功能有所提升。你的流量進來以后,還要沉淀到私域里面進行長期運營,這需要將抖音運營與公司整體業務作為全盤棋來下。
因為上面兩個緣故,你的效益無法最大化。
還有一些商家的問題是FACT資源分配不均,導致多花很多冤枉錢。FACT是抖音電商提出的經營矩陣,F(Field)代表商家自播,A(Alliance)代